中国航空航天伟人孙家栋事迹(精选5篇)-z6尊龙旗舰厅
中国航空航天伟人孙家栋事迹(精选5篇)
孙家栋,这个名字,和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等诸多第一紧密关联;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航空航天伟人孙家栋事迹(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国航空航天伟人孙家栋事迹精选篇1
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事迹及颁奖词:孙家栋
2016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事迹及颁奖词:孙家栋
202月8日,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盛典播出,时代在变,感动不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颁奖次及感人事迹完整版,火海救人英雄王锋、功勋科学家孙家栋、潘建伟、壮烈牺牲的歼15飞行员张超、中国女排、耶鲁村官秦玥飞、最美乡村教师支月英、大国工匠李万君、好医生梁益建、红丝带校长郭__、新疆焦裕禄阿布列林.阿布列孜等十大人物入选,作为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以评选出当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为主打内容,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
【孙家栋 功勋科学家】
2016感动中国孙家栋颁奖词及事迹介绍: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87岁的孙家栋是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也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等多个“第一”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他领导发射的卫星占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他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孙家栋颁奖词: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孙家栋事迹介绍:孙家栋, 87岁,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中国航空航天伟人孙家栋事迹精选篇2
2009年,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启动建设。
北斗三号系统将建成拥有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颗地球静止卫星和3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共30颗卫星组成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在第一次大系统协调会上,孙家栋明确提出:“我支持工程大总体提出的所有星载产品必须百分之百国产化的意见建议”,真正做到“北斗星、中国芯”。他的态度充满坚决。
这是一位老科学家集大半生科研经历的亲身感受,包括曾经有过的深刻教训。核心技术引进不来,买不到,唯有自主创新,大胆突破。作为北斗系统工程的总设计师,孙家栋除了要为这项巨大的工程进行科学设计,还必须为整个工程划定一条底线——“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便是这条底线,同时也是北斗系统的“生命线”。
孙家栋带领中国北斗人,坚守着这条“生命线”。
2014年12月,时任北斗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杨长风接任北斗系统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被聘任为高级顾问。
北斗三号系统最大的亮点是星间链路。这是我国北斗由区域迈向全球的关键,也是一个少有经验可借鉴的新难题。
杨长风有些犹豫,星间链路万一失败,将严重影响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建设进度。
杨长风与孙家栋谈了自己的担忧。孙家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问:“长风啊,你认识咱们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任司令员孙继先中将吧?听说过他在长征中的故事吗?”
“听说过呀!”
“长征中,孙司令员是红一军一营营长。那年5月,部队到达大渡河,前有堵截,后有追兵,情况十分危急。刘伯承、聂荣臻首长亲临前线指挥,孙继先从二连亲自挑选并带领十七勇士组成突击队,硬是在被敌人视为插翅难飞的天险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为中央红军北上开辟了一条通道……”
听到这里,杨长风心领神会。
孙家栋接着说:“我们经历过多少次被‘逼’的境况啊?但我们不都靠着自己的智慧,每次都绝路逢生了吗?”
浩瀚银河遥相望,星间链路搭桥梁。国防科大、中科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分别组织队伍攻关。
2015年3月,由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制搭载星间链路的卫星发射成功,正式开启星间链路验证工作。
同年8月,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两颗北斗三号试验卫星成功在轨建立星间链路,标志着我国成功验证了全球导航卫星星座自主运行核心技术,为建立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迈进一大步。北斗团队再一次交出了令世界震惊、令国人满意的答卷!
那天,孙家栋到一线了解星间链路的验证情况。
听了杨长风和谢军的介绍,孙家栋非常高兴。他说:“此前,我们面前也遇到了‘大渡河’,别无选择,我们只能选择强渡。今天,我高兴地看到,我们已经渡过了‘大渡河’。我又一次感受到了自主创新的蓬勃生命力。”
忽然,孙家栋发现站在眼前的都是面生的年轻人,两眼一亮,问其中一名技术骨干:“小伙子,今年多大了?”
“孙老,我29岁。”
“29岁,多年轻啊!我29岁那年,刚刚留学回国。你参加工作几年了?”
“两年。”
孙家栋说:“参加工作两年,便参与这么重大的工程,真是后生可畏。你们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我们的国力强大了,我们的航天发展了!”
将要离去时,孙家栋又收住脚步,对身旁的年轻人说:“我今天很高兴,星间链路验证取得关键性突破。但让我更欣慰的是,有你们这支年轻的队伍,这说明我们的北斗事业永远年轻,中国的航天事业永远朝气蓬勃!”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北斗三号系统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上天。
从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立项伊始,30万人接力奋斗了26年,梦想终于实现,北斗星耀全球。
从“区域服务”到“全球组网”,从追赶到并跑,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中国北斗一步步走向卓越。北斗三号系统具有导航定位和通信数传两大功能,可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区域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共7类服务,是功能强大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球范围定位精度优于10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授时精度优于亿分之一秒、服务可用性优于99%。
交通运输、公共安全、农林渔业、水文监测、天气预报、通信报时、救灾减灾……北斗系统正深深融入国家核心基础设施,并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北斗高精度和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通信等新技术的结合,北斗应用从卫星导航定位延伸到了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兴应用领域……
一个民族的智慧,一个国家的创造力,往往需要一些标志性的成果来证明。北斗系统体现出中国速度,凝结着中国智慧,展现了中国志气,而这些,是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的!
中国航空航天伟人孙家栋事迹精选篇3
仰望星空,孙家栋的眉心微微蹙在一起,无形的压力和紧迫感爬上心头。
星载原子钟像一只“拦路虎”,横在北斗二号系统面前。
时间和空间位置信息,都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卫星的位置信息和星上精准的时间信息,是导航卫星最核心的两大参数。
星载原子钟被称为导航卫星的“心脏”。如果原子钟误差1纳秒(10亿分之一秒),就意味定位会有0.3米误差。
当时世界上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具备星载原子钟的研制能力,由于中国当时的技术基础还比较薄弱,只好去国外买。北斗一号卫星用的两只原子钟是进口的,指标很低,算是勉强能用。
北斗二号卫星研制初期本想走老路,还去国外买。但国外好几家都以保密为由,一口回绝了。后来,好不容易找到欧洲一家厂商,答应卖给我们一款产品,技术参数基本够用,正准备签合同。没想到除了价格一涨再涨,对方还附加了一系列霸王条约:比如卖给我们的产品,档次要比他们用于伽利略导航系统的低一个级别;发货时必须等待他们国家有关部门批复等。
孙家栋对现北斗三号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时任北斗二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谢军说:“我们再也不能对进口产品存在依赖性了。星载原子钟必须下决心自己搞,就是砸锅卖铁也要做出自己的品牌。”
在工程办公室组织下,孙家栋带领有关机关、谢军等专家去几家科研单位调研。当时参与原子钟研发的有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航天科工集团203所等。孙家栋的态度非常明确:“原子钟技术不过关,卫星绝对不能上天。”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星载铷钟首席专家贺玉玲,回顾近10年艰难曲折的研发之路,感慨地说:“家人经常会抱怨我,你们是做‘钟’的,怎么这样不守时?有时候为了获得一个更稳定的数据,可能需要反复测试。连白天黑夜都忘了,更顾不上节假日。”
在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研究员梅刚华的办公室,至今还珍藏着几抽屉的试验品,这些试验品见证了课题组20年来的艰难求索。梅刚华说:“刚开始的时候,我们做出的原子钟的精度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是两个数量级。原子钟的核心部件微波腔只有一个胶卷大小,要在里面特定位置打几个槽,测量宽度和深度,当时没有计算机模拟仿真,只能靠人工一点点摸索、一点点打磨。”仅这一项技术,他们就进行了上百次试验。最终,具有全新结构和工作原理的开槽管式微波腔研制成功。
终于,有3家科研单位分别研制成功各有特色、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满足北斗系统工程要求的星载原子钟——中国终于有了自主研发的原子钟。
那天,孙家栋亲自见证了4台完全符合技术要求的国产原子钟,装载在北斗二号系统首颗卫星上。
2007年大年初三,北斗系统高级顾问、时任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李祖洪和时任北斗二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谢军,带着试验队将北斗二号第一颗卫星运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检测设备安装就位,便开始了200个小时的不间断加电测试,模拟卫星和有效载荷在太空连续工作的状态。从工程总指挥到技术人员,大家一起排班,分分秒秒,紧盯着数据,不敢有丝毫大意。
两个多月,马不停蹄,每天都是超负荷工作。
那天快中午时,李祖洪接到谢军从厂房打来的电话:“李总,卫星发动机出问题了!”
从北京来的孙家栋马上就要下飞机,李祖洪本来要去接机的,这时也顾不上了,赶紧往厂房赶。
进了厂房,到了工装架子旁,谢军告诉李祖洪,试验队员在发动机底部发现了一个疑点。李祖洪趴下身子,探头看了看,证实了发动机的疑点情况。
大家正着急着,孙家栋闻讯直接赶来了。
听了汇报,孙家栋先蹲下身子,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但发动机底部离地面只有五六十厘米,看不太清楚。谁也没有想到,孙家栋索性躺在地面,脸朝上,身子往发动机底部慢慢蹭,终于看清楚了疑点情况。
孙家栋从发动机底部钻出来,喘了几口气,说:“应该只是擦了一下,问题不是很大,但必须立即请厂家的专家来鉴定。”
他擦了擦头上的汗水,此时秘书想搬一张椅子让他坐下休息,被他用眼神制止了。旁人不知道孙家栋犯有陈旧性腰肌劳损,剧烈的疼痛常常会让他步履艰难。
事后,李祖洪感动地说:“当时,看到78岁的孙老躺在地上,钻进发动机的底部,我们真的很感动!”
发动机厂家的专家赶来了,经探伤仪探测机体没有裂痕,高温涂料也没擦坏。几方评估后,可以按原计划发射。
卫星转场到发射区,与火箭对接,进入卫星状态检查,整流罩合上。
然而,在最后的总检查中,应答机里面一个振荡器工作临界,时而停振,时而正常。卫星上天后,有可能影响信号的正常传输。
发射场区指挥部经慎重研究决定,问题必须彻底归零才能发射。
在六七十米高的发射塔架上,重新打开整流罩,科研人员几经周折,将几十个螺栓拧下来。整流罩打开后,又小心翼翼地把卫星的舱板打开,才从卫星里面取出应答机。
发射场无法修复应答机,试验队员抱着应答机,火速送往成都。
此事过后没多久,4月11日,孙家栋又赶到西昌发射场。
刚下飞机,他便问李祖洪:“应答机的问题解决了吗?”
李祖洪摇了摇头:“还在成都修理,急人,都快火烧眉毛了。”
孙家栋对李祖洪说:“不可松懈,一切按预定部署进行。”
应答机终于修复,从成都火速送回发射场,已是4月13日中午。
4月14日凌晨,北斗二号系统第一颗卫星,终于顺利升空。
5时16分,太阳翼帆板成功展开。
在指控中心,孙家栋注视着面前的大屏幕,神色淡定,心中却是波涛翻涌。他知道一场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再过不到72个小时,我国向国际电信联盟申请的导航信号频点就将过期作废。卫星仅仅发射成功还不算,必须在72小时内顺利开机、正常运转,而这一切,谁也不敢打保票。
太空中的频率资源十分有限。2000年4月17日,我国向国际电信联盟申请导航卫星的轨道位置和频率资源,国际电信联盟辟出两小段资源作为卫星导航合法使用频段。根据国际电信联盟“谁先占有谁先用”的原则,必须在7年有效期内发射导航卫星,并成功接收传回信号,逾期则自动失效。
因此,一个新的问题摆在了面前:卫星入轨后,按规范操作,卫星要在真空环境下暴露5天后再开启设备。提前开启,很有可能引发微波信号大功率微放电,导致卫星报废。可是再等5天,势必错失国际电信联盟规定的最后期限。
16日20时14分,我国申请的空间频率有效期只剩下不到4小时。
孙家栋从座席上站了起来,拧眉沉思了片刻,与在座的有关同志会商后果断决策:“加电开机!”
当晚,十几家终端设备厂家,在北斗系统主控站的一个大操场上,把接收机摆成一大排,技术人员在焦急中不时仰望漆黑的夜空,等待着一个“精灵”——那个来自远方的信号。
“有了!”不知谁最先喊了起来。
21时46分,地面系统正确接收到了卫星播发的b1导航信号。
21时54分,接收到了卫星播发的b2导航信号。
22时03分,接收到了卫星播发的b3导航信号。
整个大操场上欢声雷动。
此时,离国际电信联盟限定的时间仅剩2小时。
犹如世界杯比赛的“压哨破门”,北斗系统申请的卫星导航信号频率与轨位资源保住了,中国北斗在最后时刻,拿到了进军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俱乐部的“入场券”。
第二天,在宾馆吃早餐时,孙家栋把李祖洪、谢军还有一些骨干招呼到一起,交代了下一步工作后,缓缓地说:“最近我听说了一段话,不知道是哪位哲人说的,说得特别好。”
大家都放下了筷子。
孙家栋认真了起来:“这段话是这么说的:在北斗工程起步之时,我们也希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巨人’可不这么想,他对我们技术封锁,不让我们站在他的肩膀上。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自己成为巨人。”
李祖洪一听愣了一下。这时有人突然想起来了:“孙老,这话是祖洪总指挥说的。”
大家都笑了。孙家栋却变得更严肃了,他说:“前几天,有人告诉我祖洪总指挥讲的这段话,我觉得讲得特别棒,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这些年来,我们曾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巨人’不仅不让我们站,而且还卡我们、压我们。在事实面前,我们终于醒悟过来了。靠别人靠不住,只有靠自己,拼搏努力,让我们自己也成为‘巨人’,让中国的航天也成为‘巨人’!”
大家心里铆足了劲:让中国航天也成为“巨人”!
中国航空航天伟人孙家栋事迹精选篇4
孙家栋,87岁,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
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
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
其实,不仅这两位获奖的科学家,其他千千万万个坚守在科研一线的科学工作者们也感动了中国。正是由于他们的数十年如一日的不谢工作,祖国才能越来越繁荣强盛,而社会也应回报给他们相应的荣誉和待遇。
中国航空航天伟人孙家栋事迹精选篇5
1. 我希望搞航天的年轻人更要有‘自主创新’的理念,要掌握核心技术的‘话语权’。
2. 探测月球有两个目的:一是探索宇宙奥秘;二是开发空间资源。这有一个认识的过程。但如果你不起步,你不去积极地探索,将来这个领域就不是你的。
3. 只要国家需要,我就去做。这是一个航天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素质。
4. 在航天工作中,质量是第一位的',哪怕一个极细微的问题也可能造成毁灭性的结果。
5. 航天事业是千千万万人共同协作的成果,我个人的工作是非常有限的。
6. 荣誉属于国家,属于整个航天队伍!我个人只具备了一点最基本的条件,主要靠国家经济的发展,靠国家发展所创造的环境,对我个人来讲主要还是靠机遇。
7. 对老师最好的回报就是让中国的卫星飞得更高更远。
8. 钱学森是我尊敬的领导和良师益友,他谦虚、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我一生受用。
9. 嫦娥舒袖多浪漫,卫星探月路艰辛。
10. 航天发展到现在,是世界公认的高风险活动。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往往带有灾难性的后果。
11. 现在航天技术发展非常快,你一手研究当前的产品,一手还要研究下一步的需求。要搞原始性的创新,搞别人没干过的,我自己想出新道道,一步就走到前面了。
12. 从载人航天以后,中国航天在质量上有了一个飞跃。给你交代个任务,告诉你这是杨利伟上天要用的,你心里明明白白的,这要是出了错,杨利伟可就回不来了。
13. 我们提倡大家用北斗,但不要排斥gps。以后我们的设备要做成可以兼容的,一旦gps发生风吹草动,北斗完全可以独立正常工作。只有这样,在信息安全上我们才有自主权。
14. 中国的卫星能打多高,国外华人的头就能抬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