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6尊龙旗舰厅 > 名人事迹 > 时代楷模 > 2023年“时代楷模”万步炎先进事迹

2023年“时代楷模”万步炎先进事迹(5篇)-z6尊龙旗舰厅

时间: 金浪 时代楷模

2023年“时代楷模”万步炎先进事迹(5篇)

你是否在寻找2023年“时代楷模”万步炎先进事迹?2023年“时代楷模”万步炎先进事迹体现了什么精神?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2023年“时代楷模”万步炎先进事迹(5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时代楷模”万步炎先进事迹【篇1】

万步炎,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科技大学海洋矿产资源探采装备与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海牛”科研团队负责人。30多年,逐梦深海,从领衔研发中国首台深海钻机,到研制“海牛ⅱ号”,不断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

在万步炎的人生词典里,“祖国”一词分量最重。

“祖国需要就是神圣的召唤,就是伟大的使命。”上世纪90年代初,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怀着对海洋资源勘探事业的热爱,他谢绝日方高薪挽留,毅然回国。

30多年,万步炎废寝忘食,潜心研究,在他的带领下,我国钻机不仅实现了从无到有,而且创造了海底钻机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2021年,万步炎领衔成功研制首台“海牛ⅱ号”,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标志着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海上科考,一年六分之一的时间在海上,无惧风浪,迎难而上,万步炎和他的团队在世界各大洋海域实施超过2000次海上钻探,完成20多座国际海底矿山的普查勘探,为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实施和维护我国国际海洋权益作出了突出贡献。

坚信“国家每一个落后于人的地方,都应该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一直以来,努力把科研事业做到极致,填补了一项项技术空白,万步炎始终坚持着梦想,向着更深、更广阔的海底挺进。

“建议国家支持湖南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_,万步炎最关注科技创新的话题,他建议国家切实加大投入,在湖南布局更多具有全局性、引领性、基础性的科研平台;探索新型创新模式,在湖南设立“四链”融合发展试验区,先行先试,探索行之有效的“科技 产业 金融 人才”融合发展模式和路径,为湖南科技创新注入更多动能。

2023年“时代楷模”万步炎先进事迹【篇2】

万步炎,湖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多年来,他带领“海牛”团队全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为我国海洋矿产勘探技术和装备研发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万步炎教授带领团队三十多年如一日扎根碧海深蓝,敢为人先、勇攀高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一批批“海牛人”、湖南科大人的生动缩影。他的先进事迹非常感人,可亲可学。”湖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唐亚阳表示,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重要结合点,要发挥自身优势,胸怀“国之大者”,勇于担当作为,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大力量。下一步,校党委将组织全校各单位开展向“时代楷模”万步炎教授学习活动,引导广大教师脚踏实地、仰望星空,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再立新功。

“在团队成员以及学生的眼里,万步炎教授既是勇攀高峰的科学家,又是立德树人的好老师。我将以万步炎教授为榜样,与‘海牛’团队其他成员一道,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最高追求,再接再厉,勇毅前行,让更多的‘国之重器’在更深和更广阔的海底绽放异彩。”作为万步炎授的首位博士生,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永平从读书到工作,得到了万步炎无微不至的指导和资助。他表示,国之所需,吾之所向。在海洋矿产勘探技术和装备研发领域,还有不少关键核心技术难题等待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去突破。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一定将为国家深海勘探领域做出应有贡献。

“万步炎教授荣获‘时代楷模’称号,不仅是湖南科技大学的荣光,也是机电工程学院全体师生的荣光。”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夏莉说,学院师生将学习好这位“身边的榜样”,瞄准国家重大需求,聚焦解决实际问题搞科研。同时,全力建设好“海洋装备与工程技术学院”,办好“海牛班”,努力培养更多具备“海牛精神”的科技工作者和新时代领军人才。

“万步炎教授已成为湖南科技大学学子心目中的‘顶流明星’。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要心怀祖国,只要保持热爱,不懈努力,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2021级机械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黄泓表示,今后将时刻以“时代楷模”为旗帜、为方向、为标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学院和学校,为祖国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年“时代楷模”万步炎先进事迹【篇3】

万步炎已成为湖南科技大学师生追捧的“明星”。前不久,他在湖南科技大学立德楼,与该校200余名师生分享了_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科技创新和教育,充分体现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高等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万步炎说,要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

万步炎和“海牛”团队持续攻关,不断取得新突破。我国深海海底钻机从无到有,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2021年,万步炎领衔成功研制首台“海牛ⅱ号”,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标志着我国在这一领域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研究方向。”万步炎与师生分享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科研历程。他希望,广大师生要从实验室里走出来,紧盯被“卡脖子”的领域,利用自己的知识和科研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我作为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能参与国家的最高决策,这是责任与使命。”万步炎表示,他将继续砥砺前行,向着更深和更广阔的海洋挺进,为祖国培养海洋强国人才,不辜负人民的重托。

听了宣讲,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学生王少露说:“万老师在深海资源与地质钻探领域取得的成就令人钦佩。他的事迹和宣讲,让我更加坚定信念,要扎实锤炼本领,深耕专业领域,扛起属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与使命。”

2023年“时代楷模”万步炎先进事迹【篇4】

他像“海牛”的钻头一样,钻透一切困难。他带领团队,实现了我国海底钻机装备与配套地质钻探技术的突破。

他,就是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

1999年,万步炎带领团队“出道”,启动海底钻机关键技术自主研究。他的梦想,是成为我国租用国外钻探船开展海域资源勘探的“终结者”。

4年后,万步炎团队研制出我国首台深海浅地层岩芯取样钻机,助力我国实现了海底钻机技术“从0到1”的跨越。此后,海底中深孔岩芯取样钻机、“海牛i号”海底多用途钻机系统、“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相继研发成功。钻的深度,也从不足1米,直到世界领先的231米……

在海洋中深钻,“海牛”系成功钻孔2000余个,助力我国完成了多座海底矿山的普查勘探,开创了我国利用海底钻机开展海底工程地质勘察的先河。

现学现用,他实现了海底钻机“中国造”

2021年4月7日23时许,万步炎团队自主研制的“海牛ⅱ号”下海,在超2000米的深水中,成功下钻231米。

那一刻,科考船上欢呼雀跃。中国,钻出了世界海底钻机钻探深度新纪录,远超日本海底钻机钻探深度。

万步炎眼角湿润,谁说中国水平不行?

1985年,万步炎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并进入初建的海洋采矿研究室工作。1992年,他受邀去日本开展海洋技术合作研究。

独特的创新见解和超强的动手能力,让日本愿意高薪留住这个人才,给出的理由之一是,当时中国海洋技术研究的整体实力薄弱。

为什么不行?凭什么不行?万步炎心里极不服气。回国后的一次科考,更彻底影响了他的科研生涯路径。

1999年,万步炎登上远洋科考船。船上的钻探装备,小到样品管,大到取样器、地质绞车,几乎都是“洋品牌”。让他特别糟心的,还有一台以每天8万美元从国外租赁来的老旧海底钻机。

机器老旧,加上操作人员的技术不娴熟,团队在“海漂”了两三个月后,竟一点可用的样品都没钻到。

深受这两件事的刺激,万步炎立誓,一定要将深海资源与地质勘探的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开启这项研究,万步炎也是“半路下海”。他的本科和研究生主攻陆地上的探矿工程。为研发海洋勘探先进技术,他不得不自学电学、工学、物理、液压、计算机软件、机械加工、编程……

2003年,团队研发出了我国首台深海浅地层岩芯取样钻机,并在水下成功下钻0.7米,取出第一个样品。技术“破冰”,团队越来越有自信,下钻越来越有“深度”。

“到目前,深海下钻231米依旧保持着世界纪录。但我们希望我们的装备,能在更深和更广阔的海底进行地质钻探取样。这也是我们未来的方向。”万步炎说。

面对困难,他号召团队像海牛钻头般能“钻”

2021年3月,“海牛ⅱ号”在完成一次1000米级水下测试后准备返程。不想,问题总比预料的多。一台进口配套收放绞车系统出现故障,无法从水下收回。紧急联系厂家,也无法解决问题。

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日气象预报警示台风即将到来。这意味着,他们只有48小时的时间用于回收设备,否则只能砍断缆绳撤离逃生。但后果是“海牛ⅱ号”只能石沉大海,将带来几千万元的损失。

平日里,万步炎对科研经费精打细算是出了名的“斤斤计较”。在研制“海牛”系的过程中,他带领团队几乎包揽了所有损坏部件的维修。让他舍弃几千万元的设备,实在做不到。

“自己修吧!”万步炎决定。

接近30个小时,持续找问题、解决问题,团队赶在台风到来前将“海牛ⅱ号”顺利收回。

“我们要像海牛的钻头一样,钻透一切困难。”万步炎说。

“吝啬”经费开支的万步炎,也十分“吝啬”时间。在“海牛ⅰ号”研制期间,科技日报记者通过湖南科技大学向他预约对这一突破性技术进行采访。几经联系,终于在制造“海牛”的厂房外见到了他。

但万步炎明显很着急:“我们挺忙的,还有好多科研任务。你有什么要问的请尽快说……”

科研任务忙,也成了他回绝应酬的理由。“作为科研人员,首先要全情投入。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吝啬”出的成果,也令他颇为自豪:“当初在日本进修时,他们拥有完整的海洋学科,而我国的海洋学科刚起步。今天,我国80%的勘探设备及零部件都实现了国产化。而且,目前国外在海底实际最大钻深只有147.4米,但我们能做到231米。”

上好“两课”,他为国家培育杰出人才

30余年的科研工作,让万步炎骄傲的,除了海底钻机钻探深度的一次次突破,还有为我国海底钻机事业培育了急需的专业人才。

万步炎有一个“两课”理论:海洋是教室和课堂。走进海洋是专业课,吃苦耐劳是必修课。

只要是万步炎的学生,到了海上、进了实验室,都得拿起锤子、扳手、电焊,跟着他和工人一起干活。

万步炎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实验室内无法完美模拟海上现场状况。每年,团队都有大量时间在海上度过。科研设备的问题,在船上最容易集中显现。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排除故障,解决问题,十分考验学生的实践水平和知识的迁移运用。因此,每每遇到问题,万步炎都尽量交给学生去学习解决。

“海洋研究离不开大海。每次出海时间长,生活艰苦,日子也相对单一枯燥。我对学生最基本的教育,就是要独立、不怕吃苦。海上科考不分昼夜,故障出现不挑时间,所以我们包括学生,都会分成几个小组连班倒,碰上紧急情况,谁都没得休息。在海上要克服晕船问题,还得像工人一样该抡起工具时绝不手软。”万步炎说。

这就是他给学生上的另一堂“吃苦耐劳”课。

此外,万步炎还有一大爱好,就是开“海上讲堂”。通常,出海前,他都会为学生准备讲座内容,包括海洋研究、天文、量子力学、相对论,甚至音乐,一来丰富他们的知识面,二来帮助学生减少海上生活的枯燥感。

截至目前,万步炎团队培养了8名博士和42名硕士。这些学生,都已成为“钻”在我国海洋事业上的一颗颗螺丝钉。

“国家落后于人的地方,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万步炎所在的湖南科技大学海牛楼里,科技日报记者看到了这样一行醒目的字。

国之所需,吾之所向,是时代最需要的一种信仰与精神。万步炎和他带领的“海牛人”,始终带着这种信仰,在奋力实现我国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道路上拼搏,在碧海深蓝里“钻”研。

2023年“时代楷模”万步炎先进事迹【篇5】

1999年,万步炎带领团队“出道”,启动海底钻机关键技术自主研究。他的梦想,是成为我国租用国外钻探船开展海域资源勘探的“终结者”。

4年后,万步炎团队研制出我国首台深海浅地层岩芯取样钻机,助力我国实现了海底钻机技术“从0到1”的跨越。此后,海底中深孔岩芯取样钻机、“海牛i号”海底多用途钻机系统、“海牛ⅱ号”海底大孔深保压取芯钻机系统相继研发成功。钻的深度,也从不足1米,直到世界领先的231米……

在海洋中深钻,“海牛”系成功钻孔2000余个,助力我国完成了多座海底矿山的普查勘探,开创了我国利用海底钻机开展海底工程地质勘察的先河。

现学现用,他实现了海底钻机“中国造”

2021年4月7日23时许,万步炎团队自主研制的“海牛ⅱ号”下海,在超2000米的深水中,成功下钻231米。

那一刻,科考船上欢呼雀跃。中国,钻出了世界海底钻机钻探深度新纪录,远超日本海底钻机钻探深度。

万步炎眼角湿润,谁说中国水平不行?

1985年,万步炎分配到长沙矿山研究院,并进入初建的海洋采矿研究室工作。1992年,他受邀去日本开展海洋技术合作研究。

独特的创新见解和超强的动手能力,让日本愿意高薪留住这个人才,给出的理由之一是,当时中国海洋技术研究的整体实力薄弱。

为什么不行?凭什么不行?万步炎心里极不服气。回国后的一次科考,更彻底影响了他的科研生涯路径。

1999年,万步炎登上远洋科考船。船上的钻探装备,小到样品管,大到取样器、地质绞车,几乎都是“洋品牌”。让他特别糟心的,还有一台以每天8万美元从国外租赁来的老旧海底钻机。

机器老旧,加上操作人员的技术不娴熟,团队在“海漂”了两三个月后,竟一点可用的样品都没钻到。

深受这两件事的刺激,万步炎立誓,一定要将深海资源与地质勘探的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开启这项研究,万步炎也是“半路下海”。他的本科和研究生主攻陆地上的探矿工程。为研发海洋勘探先进技术,他不得不自学电学、工学、物理、液压、计算机软件、机械加工、编程……

2003年,团队研发出了我国首台深海浅地层岩芯取样钻机,并在水下成功下钻0.7米,取出第一个样品。技术“破冰”,团队越来越有自信,下钻越来越有“深度”。

“到目前,深海下钻231米依旧保持着世界纪录。但我们希望我们的装备,能在更深和更广阔的海底进行地质钻探取样。这也是我们未来的方向。”万步炎说。

面对困难,他号召团队像海牛钻头般能“钻”

2021年3月,“海牛ⅱ号”在完成一次1000米级水下测试后准备返程。不想,问题总比预料的多。一台进口配套收放绞车系统出现故障,无法从水下收回。紧急联系厂家,也无法解决问题。

屋漏偏逢连夜雨。当日气象预报警示台风即将到来。这意味着,他们只有48小时的时间用于回收设备,否则只能砍断缆绳撤离逃生。但后果是“海牛ⅱ号”只能石沉大海,将带来几千万元的损失。

平日里,万步炎对科研经费精打细算是出了名的“斤斤计较”。在研制“海牛”系的过程中,他带领团队几乎包揽了所有损坏部件的维修。让他舍弃几千万元的设备,实在做不到。

“自己修吧!”万步炎决定。

接近30个小时,持续找问题、解决问题,团队赶在台风到来前将“海牛ⅱ号”顺利收回。

“我们要像海牛的钻头一样,钻透一切困难。”万步炎说。

“吝啬”经费开支的万步炎,也十分“吝啬”时间。在“海牛ⅰ号”研制期间,科技日报记者通过湖南科技大学向他预约对这一突破性技术进行采访。几经联系,终于在制造“海牛”的厂房外见到了他。

但万步炎明显很着急:“我们挺忙的,还有好多科研任务。你有什么要问的请尽快说……”

科研任务忙,也成了他回绝应酬的理由。“作为科研人员,首先要全情投入。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吝啬”出的成果,也令他颇为自豪:“当初在日本进修时,他们拥有完整的海洋学科,而我国的海洋学科刚起步。今天,我国80%的勘探设备及零部件都实现了国产化。而且,目前国外在海底实际最大钻深只有147.4米,但我们能做到231米。”

上好“两课”,他为国家培育杰出人才

30余年的科研工作,让万步炎骄傲的,除了海底钻机钻探深度的一次次突破,还有为我国海底钻机事业培育了急需的专业人才。

万步炎有一个“两课”理论:海洋是教室和课堂。走进海洋是专业课,吃苦耐劳是必修课。

只要是万步炎的学生,到了海上、进了实验室,都得拿起锤子、扳手、电焊,跟着他和工人一起干活。

万步炎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实验室内无法完美模拟海上现场状况。每年,团队都有大量时间在海上度过。科研设备的问题,在船上最容易集中显现。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排除故障,解决问题,十分考验学生的实践水平和知识的迁移运用。因此,每每遇到问题,万步炎都尽量交给学生去学习解决。

“海洋研究离不开大海。每次出海时间长,生活艰苦,日子也相对单一枯燥。我对学生最基本的教育,就是要独立、不怕吃苦。海上科考不分昼夜,故障出现不挑时间,所以我们包括学生,都会分成几个小组连班倒,碰上紧急情况,谁都没得休息。在海上要克服晕船问题,还得像工人一样该抡起工具时绝不手软。”万步炎说。

这就是他给学生上的另一堂“吃苦耐劳”课。

此外,万步炎还有一大爱好,就是开“海上讲堂”。通常,出海前,他都会为学生准备讲座内容,包括海洋研究、天文、量子力学、相对论,甚至音乐,一来丰富他们的知识面,二来帮助学生减少海上生活的枯燥感。

截至目前,万步炎团队培养了8名博士和42名硕士。这些学生,都已成为“钻”在我国海洋事业上的一颗颗螺丝钉。

“国家落后于人的地方,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万步炎所在的湖南科技大学海牛楼里,科技日报记者看到了这样一行醒目的字。

国之所需,吾之所向,是时代最需要的一种信仰与精神。万步炎和他带领的“海牛人”,始终带着这种信仰,在奋力实现我国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道路上拼搏,在碧海深蓝里“钻”研。

4066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