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弟子之子贡趣闻轶事简介-z6尊龙旗舰厅
在司马迁眼中,子贡是个极不寻常的人物;你是否在寻找“孔子弟子之子贡趣闻轶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资料,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哦。
孔子弟子之子贡趣闻轶事
端木赐,字子贡,卫国人,少孔子三十一岁,是孔门十哲言语科的高材生。他还是儒商的鼻祖。孔子有一段《论语》有说到他的经商能力。子曰: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通“臆”)则屡中。说的是,子贡口才非好,头脑活络,还是个不太安分的人。他善于囤积居奇,对市场行情又很敏锐,常能把握住商机,创造的财富跟陶朱公(范蠡)可以比肩。在王公贵族富豪榜上,他与范蠡并列第一。
子贡有一天悟到一些事过来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就会说,一个人贫穷而不去谄媚讨好别人,富有但是不骄慢,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这境界挺不错的。“但是不若,不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为什么理解不若背后的含义呢?因为你不去谄媚讨好别人,但是你心中还有一丝愤恨,这个心理是可以被发现到的。贫富不重要,贫富在社会生活中,只是你(子贡)认为重要而已。贫而乐,虽然我穷,但是我依然还是高高兴兴地(这里想到了孔子绝粮于陈蔡时,还是照样弹琴高高兴兴的。这里可以看出孔子具有超强的幸福能力,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还是能保持快乐)。富有的可以多学学礼义,这样自己的德行修养才会精进。
在孔子去世以后,有人对子贡说,你可以取而代之。
子贡就对那个人说,我的美好就像门墙比较低,你可以看到庭院里来,觉得很美好。但是孔子的门墙是高得你都看不到,里面是什么你都不知道。
孔子的门墙为什么那么高呢?这要提到孔子一生都在谈中庸,他说这一生没有发现有人能做到中庸。中庸不是有的人认为的中不溜,差不多,不上不下的意思。中庸怎么理解呢?就好像旗杆一样,位置都是插得恰到好处。跟河南的方言一样,问:中不中啊?,答:中。就是在言行和做事方面都能恰到好处的意思。
子贡人物生平
子贡尊师
相传,孔子有七十二个有名的弟子,子贡便是其中之一。万仞宫墙典故,出自子贡称赞孔夫子之学问高深。子贡尊师的故事,也很感人。一次,鲁国大夫在别人面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听说后非常气愤,他当即以房子打比方,说老师的围墙高几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能看得到的;而自己不过是只有肩高的围墙,一眼就可望尽。他还把老师比做太阳和月亮,说老师光彩照人,不是常人所能超越的。孔子死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住下,守墓6年。
子贡问道
人的才能和德行,自古以来就少有能十全十美的,人如果有长处,也必定会有短处。倘若用其长处去弥补短处,那么,天下将没有人不被使用;倘若苛责人的短处而舍弃其长处,那么,天下人都将被弃而不用。再加上人的感情各有爱憎,旨趣各有同异,即使是像伊尹、周公这样圣明的人和像墨翟、杨朱这样的贤能者,如果去征求众人对他们的意见的话,谁能免去受讥刺和遭疑忌呢?
子贡向孔子问道:“乡里的人都喜欢这个人,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不行啊。”子贡又问:“乡里的人都憎恶他,这个人又怎样呢?”孔子说道:“也不行啊。最好是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而乡里的坏人都憎恶他。”这是因为君子和小人的意趣一定相反,小人憎恶君子也就像君子憎恶小人一样。要想探明真实的情况,取决于慎重地听取反映。听取君子的话,就废止了小人的邪道;而听取小人的话,君子的正道就会消亡。
子贡赎人
一切大多数人都做不到的道德,都是伪道德。真正的道德就像空气那么重要。鲁国之法,鲁人为人臣妾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其金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翻译:鲁国有一条法律,鲁国人在国外沦为奴隶,有人能把他们赎出来的,可以到国库中报销赎金。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贡(端木赐)在国外赎了一个鲁国人,回国后拒绝收下国家赔偿金。孔子说:“赐呀,你采取的不是好办法。从今以后,鲁国人就不肯再替沦为奴隶的本国同胞赎身了。你如果收回国家的补偿金,并不会损害你的行为的价值;而你不肯拿回你抵付的钱,别人就不肯再赎人了。”
“子贡赎人”自损财物做了一件好事,本应该被树为道德典范,孔子为何反而要批评他?其实鲁国那条法律的用意是为了鼓励每一个人只要有机会,就可以惠而不费地做一件大好事,那怕你暂时没有预付赎金的能力,也应该去借来赎金为同胞赎身,因为你不会损失任何东西。子贡的错误在于把原本人人都能达到的道德标准超拔到了大多数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如果鲁国君主为子贡之举树为典范,大肆通报、嘉奖、宣传乃至全国推广,会有什么后果?一、社会表面的道德标准提高了,人人都表态向子贡学习;二、道德水准的实际状况其实滑坡了,因为头顶已经高悬了子贡这样的道德高标,谁若赎回同胞后再去领取国家的赎金就会被认为是不道德的,然而又有几个人有足够的财力可以保证损失这笔赎金不至于影响自己的生活呢?
违反常情、悖逆人情的道德是世上最邪恶的东西。《道德经》言“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崇尚自然的本真质朴,不标榜不偏执,这是中华上古的传统美德和智慧。因为无数的教训已经告诉我们:把道德的标准无限拔高,或者把个人的私德当作公德,两种做法只会得到一个结果,这就是让道德尴尬,让普通民众闻道德而色变进而远道德而去!
孔门七十二贤排名
颜回、闵损、冉耕、冉雍
冉求、仲由、宰予、端沐赐
言偃、卜商、颛孙师、曾参
澹台灭明、宓不齐、原宪、公冶长
南宫括、公皙哀、曾蒧、颜无繇
商瞿、高柴、漆雕开、公伯缭
司马耕、樊须、公西赤、巫马施
梁鳣、颜幸、冉孺、曹恤
伯虔、公孙龙、冉季,公祖句兹
秦祖,漆雕哆,颜高,漆雕徒父
壤驷赤,商泽、石作蜀,任不齐
公良孺,后处,秦冉,公夏首
奚容箴,公肩定,颜祖,鄡单
罕父黑,秦商,申党,颜之仆
荣旗,县成,左人郢,燕汲
郑国,秦非,施之常,颜哙
步叔乘,原亢籍、乐欬,廉絜
叔仲会,颜何,狄黑,邦巽
孔忠、公西舆如,公西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