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伟人孙中山事迹介绍-z6尊龙旗舰厅
革命伟人孙中山事迹介绍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那么你知道哪些革命伟人孙中山的事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革命伟人孙中山事迹介绍,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革命伟人孙中山事迹
在读完《孙中山全传》之后,我了解到孙中山之所以会成功就是因为他选择了正确的道路。我个人认为在孙中山成功之路上有五大转折点(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首先,孙中山在广州行医之时,想要通过上书以救时局来将他的“医国”的想法付诸实践,草拟《上李鸿章书》,谋划北上天津投书。文中一些于我们至今耳熟能详:“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然而,此次上书终究失败。怀抱“改良祖国”大志却痛感报国无门的孙中山愈益忧愤,遂赴檀香山在华侨中揭露清王朝的腐朽残暴,倡议集结团体,共谋救国大计,成立了兴中会。
通过了孙中山草拟的《兴中会章程》,强调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宗旨。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始。这是孙中山成功的第一大转折点。其次,于1905年,孙中山成立了同盟会。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学说组建本部机构。同盟会的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革命小团体存在的领导机构组织不健全的缺陷。
它的产生,标志着以孙中山为首的民主革命派在组织建设方面的一次理性飞跃。遗憾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并没有坚持最初的“三权分立”,而是“总理负责制”。中国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以新的面貌和新的姿态走上历史舞台。这是孙中山成功的第二大转折点。再者,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孙中山得知消息回国后,于1912年1月1日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并任命为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对历史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意义,首先,它推翻了封建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其次,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第三,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四,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这是孙中山成功的第三大转折点。然后,伴随宋教仁被刺事件引发的“二次革命”的失败,孙中山被迫流亡日本,这是孙中山革命生涯中最困难、最感孤独的岁月。而在这段艰难困苦的岁月里,孙中山得到了宋庆龄的巨大支持和鼓励。孙中山和宋庆龄的结合是中国近代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此后的岁月证明,这桩婚事对孙中山最后十年的'革命活动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同时,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中华革命党。这是孙中山成功的第四大转折点。最后,1922年因陈炯明叛变,退居上海。1942年1月召开中国革命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国共第一次合作加快了革命的步伐,威慑了帝国主义列强,使广大人民群众接受到革命的洗礼。然而,无法否认的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这场旧民主主义革命并未成功。正如孙逸仙先生所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须努力”。
我们都清楚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是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靠武力和政治欺骗,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来还一度恢复帝制。虽然孙中山领导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未能彻底实现革命目标,但正是这场轰轰烈烈和正义悲壮的革命,为其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作出了演示、提供了经验、准备了条件。故而,不可不谓之伟大的革命先行者。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说道:“我们越南人民,深切崇敬孙中山献身的奋斗精神和崇高道德。孙中山毕生的民族民主革命活动,曾大大地鼓舞了越南人民争取独立和自由的斗争。”贾卡尔(印度国大党领袖)曾说“孙中山先生不仅唤醒了中国人民,也向全人类指明了一条自由之路,我们在印度把他看做如同我们的国父圣雄·甘地一般。”我想“孙中山”这三个字将烙印在我们千千万万人心中,直到永远。
孙中山先生的爱国事迹
孙中山先生从小就爱读书,26岁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39岁被推为总理,为了学习他的这种伟大的精神,因此这个暑假,我和家人来到南京中山陵,瞻仰这一代伟人孙中山。来到中山陵只见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峰,到处绿树成阴,枝繁叶茂。这时导游绘声绘色地讲起孙中山的故事,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时代:孙中山先生一生喜欢读书。他在英国留学的时候,有一天,几个中国留学生一起去看他,发现他的生活很艰苦,几乎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
离开前,这几个留学生凑了40英镑,送给孙中山补贴生活。三天以后,这几个留学生又一起去看孙中山。来到孙中山的宿舍门口,他们敲了半天门,都没有人答应。
“算了,先生大概不在。我们下次再来吧。”一个姑娘说。“等一下儿,我来敲。”一个不高不矮的年轻人说。他用力敲了一会儿,孙中山才来开门。孙中山不好意思地说:“请原谅,我正在看书,没听见你们敲门。快请进!”他们走进孙中山的宿舍,看见桌子上摆满了新书。大家一算,买这些书大概需要30英镑。他们觉得很奇怪,问孙中山:“你连吃饭的钱都不够,还有钱买书?”
“这是用你们送给我的钱买的,我还剩下10英镑呢!”“你应该多买一些好吃的,不要把身体搞坏了。”孙中山笑著说:“我觉得买书比买吃的还重要。”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感受到孙中山先生是这样的爱读书,爱学习,即使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买书上,我想他也会觉得值得。而现在有的学生却认为学习是为别人学,而不是为自己学,所以就经常游手好闲,不肯学习,作业不做,上课不听,还敢偷懒,睡觉,连任课老师都拿他们没办法,只有每天拉他们去办公室帮他补习,其实我觉得作为未来的小主人,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为国家作贡献。
孙中山的政治理念
1.信仰
孙中山青少年时就有无神论思想,否定神佛有灵,还打断神像之手。孙中山早年游家乡北帝庙时曾折断佛手,并说:“佛若果有灵,能即祸我!木偶由人而作,岂能操人祸福哉?”十二岁时在夏威夷读书曾接触西方传教士,后来又在教会学校读书,对教产生兴趣,在香港
拔萃书室加入教。从事革命事业成立兴中会后,利用宗教进行革命。民国成立后,主张政教分立、宗教自由,注意宗教在道德建设方面的功效,如说“佛教为救世之仁”。到了后期,孙中山对宗教进行了批判。他就自己对的态度转变作了回顾:“予于耶稣教之信心,随研究科学而薄弱。予在香港医学校时,颇感耶稣教之不合伦理,固不安于心,遂至翻阅哲学书籍。当时予之所信,大倾于进化论”他指出:“宗教的感觉,专是服从古人的经传。古人所说的话,不管他是对不对,总是服从,所以说是迷信。就宗教和科学比较起来,科学自然较优”。又曾就西方对中国的宗教侵略抨击:“他们用政治力和经济力来掠夺中国人的物质还不算,又用宗教来耗夺中国人的精神。一班神甫牧师倚仗着他们的国力,包庇教民,干预词讼,欺压其教以外的人,无所不至,受其虐者忍心刺骨。”
2.思想
孙中山先生以“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为自己的座右铭,强调要“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新创”。孙中山先生注重学习世界上的先进知识和有益思想成果,并希望结合中国的实际用来改造中国。孙中山先生十分关注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敏锐地认识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变革的重要影响,毅然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赋予三民主义思想以新的内涵。三大政策是孙中山先生的重要政治主张,是他倡导的民族民主革命从屡受挫折转向成功、进而取得显著成就的正确道路。
孙中山先生毕生坚持“三民主义”,坚持民主、共和救中国和三民主义救中国的信念与理想。
辛亥革命以“民族”、“民权”、“民生”为核心的“三民主义”理念。
倡导“权能区分”“人民有权,政府有能”;推行“万能政府”“广兴福利,大有为式”。
注释“人民之权”政权应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项。
注释“政府之能”“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是为“五权宪法”。
阐明人民行使政权的基本训练与条件:民权初步,即议事规则。
提出中央与地方的“均权制度”,以县为单位的“地方自治”。
在经济思想方面,提倡社会互助理论:“人类进化之原则与物种进化之原则不同,物种以竞争为原则,人类则以互助为原则。”
在政治现代化建设方面,主张渐进主义的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说:“军政时期优先消灭军阀土匪,应实行军管。训政时期优先基础建设与民权初步训练。宪政实行之条件是全国半数以上县市具有选举罢免地方首长之条件,公民具有发动创制复决之条件,则选举召开国民大会制订宪法,还政于民,实行多党竞争的现代政治制度。”
推行以王道为基础的区域合作和政治架构:大亚洲主义,以及向国际投资开放的实业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