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6尊龙旗舰厅 > 素材库 > 名人轶事 > 大国工匠名人轶事

大国工匠名人轶事(5篇)-z6尊龙旗舰厅

时间: 金浪 名人轶事

推荐文章

大国工匠名人轶事(5篇)

劳动者之所以成为大国工匠,是因为他们尊重劳动,坚守劳动,视劳动为生命;大国工匠名人轶事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大国工匠名人轶事(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国工匠名人轶事精选篇1

10亿元,对于多数人而言绝对是个天文数字;而对于冯新岩而言,是扎根一线奋斗23年交出的真实答卷。这个数字,是由他在行业内创造的一个个奇迹累加而成的。

23年来,冯新岩不断总结经验,独创了基于故障模式分析的“望闻问切”异常诊断体系。利用这套体系,他先后诊断超高压、特高压设备严重缺陷百余起,从未失手,避免因设备故障可能导致的损失超10亿元。在查找带电设备隐患方面,他的技术达到业内顶尖水平。

2018年,某换流站的运维人员在日常检测中发现,一台换流变压器内部有放电现象,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造成换流变压器损坏。换流变压器是电网系统内单件最值钱的“家当”,一台造价就上亿元。大家一方面担心隐患处理不及时造成设备严重损坏,给国家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另一方面担心如果立即停电检修,特高压入鲁“大动脉”暂停运行导致的能源负荷损失不可估量。

这时,冯新岩主动请缨,展开了隐患排查,在最短时间内查明了隐患原因并推断出隐患位置。得益于冯新岩的精准判定,设备厂家提前准备好了备品备件,仅用半天时间就将隐患处理完毕,避免了设备返厂检修造成的上千万元损失。这次故障判定和采取的应对举措,受到了设备厂家和国内变压器专家的高度评价。

过硬技术“内功”的练就,离不开他孜孜以求的创新精神。多年来,冯新岩在科研道路上取得累累硕果:获得发明专利112项,发表论文86篇,编写标准26项,出版专著16部,独创16项特高压带电检测新技术,攻克30项特高压带电检测技术难题,创新项目获得全国总工会创新补助金支持,成果累计创效达3.6亿元。以他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被山东省总工会命名为“山东省劳模创新工作室”。他带领的qc小组多次获得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和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等荣誉称号。

大国工匠名人轶事精选篇2

大国工匠人物事迹:徐立平

徐立平,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自1987年入厂以来,一直为导弹固体燃料发动机的火药进行微整形。在火药上动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烧爆炸。目前,火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个难题,无法完全用机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断,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决定导弹的精准射程。

0.5毫米是固体发动机药面精度允许的最大误差,而经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药药面误差不超过0.2毫米,堪称完美。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还自己设计发明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由于长年一个姿势雕刻火药,以及火药中毒后遗症,徐立平的身体变得向一边倾斜,头发也掉了大半。28年来,他冒着巨大的危险雕刻火药,被人们誉为“大国工匠”。

在无比艰难的两个多月里,徐立平和队友们挖出了300多千克药,且成功排除发动机故障,而他由于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工作结束后双腿几乎无法行走。

像这样危险的任务,徐立平已不记得完成多少次了。为了杜绝安全隐患,徐立平发明设计了20多种药面整形刀具,有两种获得国家专利,一种还被单位命名为“立平刀”。

28年过去了,徐立平已不再年轻,同时进厂的工友们都已离开或调换岗位,只有徐立平一直坚守,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危险的岗位总得有人去干呐!”

大国工匠名人轶事精选篇3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材料中的老王,就是焊接行业的“状元”。从学历水平看,老王并非出身高校名校,相反,他只是一名职高生而已。到底是什么力量促使老王成为了一位“焊接大师”呢?不靠别的,靠的就是执着、敬业和精益求精的精神。或许,在老王走向“大国工匠”的道路上,经历了许多挫折、坎坷和磨难,但是,没有任何一种力量能够阻挡老王那颗敬业奉献的心。因为这样,老王最终成为了焊接行业的佼佼者。所以,最具风采人物的桂冠,应当戴在老王的头上。

当前,我国正从“生产大国”向“制造大国”转变。一个制造强国的诞生,必须出现千千万万个像老王那样的“大国工匠”,只有这样,创新的中国梦才能实现。

2015年劳动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连续播出了《大国工匠》系列节目,介绍了八位身怀绝技的“大国工匠”。他们是:长征火箭“心脏”的焊接人高凤林,凭借高超的技艺,用“工匠精神”锻造了“中国品质”;錾刻工艺美术师孟剑锋,在上百万次的錾刻中,没有一次疏漏;深海载人潜水器零件装配专家顾秋亮,装配的零件丝毫不差,人称“顾两丝”;中国商飞大飞机制造首席钳工胡双钱,在35年的工匠生涯中加工了数十万个飞机零件,未出现过一个次品,被称为航空“手艺人”;在液化天然气船上“缝”钢板的焊接大师张冬伟,其焊接的殷瓦板只有牛皮纸一样薄,手工焊缝长达13公里,如果有一个针眼大小的漏点,都有可能带来致命后果。面对如此艰辛的任务,他做到了万无一失;捞纸大师周东红,经他捞的宣纸,成了国内著名书画家青睐的上乘纸品;高铁研磨师宁允展,其负责手工研磨的空间只有0.05毫米,技术难度非同一般,可他做到了;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首席钳工管延安,其安装的精密设备完成了16次海底隧道对接,为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顺利进行做出了重大贡献。

以上这些技师是战斗在一线的劳动者,他们以高超的技艺、精湛的技术、敬业的品德和灵巧的双手,,在平凡的岗位上成为了“大国工匠”,他们是真正无愧于时代的模范先锋。

有一句名言这样说道,“十样会不如三样好。三样好不如一样精。”是的,在打造核心技术竞争力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爱岗敬业的“大国工匠”,因为他们不仅能创造性地劳动,而且还具有“高精尖”的技术。“中国制造”若要走出亚洲,走向世界,靠的就是技术性人才的努力和付出。

在追求卓越品质的今天,我们希望各行各业涌现出更多的“大国工匠”,这些“大国工匠”不仅能干一行爱一行,而且能干一行精一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绝大多数劳动者,都能在“大国工匠”的引领下,共同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大国工匠名人轶事精选篇4

“精品与废品的距离只有0.01毫米,成功与失败的差别仅在于能否全情投入。”秦世俊把这句话作为座右铭,激励自己每天刻苦钻研技术,为此,他付出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艰辛与汗水。

当不少同龄人下班去休闲娱乐时,秦世俊把自己关在屋子里钻研数控技术。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他发现一个就消灭一个。所有的节假日、全部的业余时间都被他用来学习。专业书籍啃了十几本,学习笔记堆起半米多高。为了自学制图和编程,他报考东北农业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课程,并顺利毕业。

2004年,在全国同工种技能比武中,秦世俊一路过关斩将,取得哈尔滨市第一名和黑龙江省第四名的好成绩,破格晋升为高级技师,拿到通往全国赛场的“入场券”。大赛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可公司的生产任务却进入攻坚阶段,权衡过后他毅然放弃比赛,回到了自己的岗位。对于这样的选择,秦世俊毫不后悔:“大赛给了我历练和成长,但我肩负的责任更重要。也许在别人眼里,哈飞就是一个企业,但在我眼中,这里是我的根、我的魂、我的家,我的本事和成绩是哈飞给我的,在它需要我的时候我必须坚守岗位。” 此后的7年时间,他没有再参加任何比赛,而是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公司的科研生产中。

扭轴是直升机的关键件,由于精度要求高、加工难度大、时间节点紧,这个零件成了“烫手的山芋”,车间里一时没人敢接招,但秦世俊选择迎难而上。长长的轴体需要与机床平行装夹,一端固定住了,另一端就会产生倾斜。为了解决零件的装夹问题,他研制出了一套可分解的抱胎夹紧工装。

为了不耽误正常生产,他把试验安排在午夜12点以后,经常一干一个通宵。一次次试验,一次次失败,终于,经过3天近20多次的改进,这套工装终于在轴体的中间位置形成了有效支撑,保证了加工精度,并将生产效率提高了4倍。

在加工某型机关键件时,由于法国专家对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且加工周期短,秦世俊主动请缨,与法国专家交流,反复思考、试验,最终确定了加工方法。法国专家两人倒班跟踪生产,而他却是一人“全天候”作业,当一件件零件完美出炉时,挑剔的法国专家也不由地竖起了大拇指。

打破传统、勇于创新已经成为秦世俊的思维习惯,多年来他实现技术创新、小改小革1000余项,创经济效益超1000万元。《逆向思维、反向采点加工腹板法》《为两台不同型号的车铣中心机床制作转换夹具》《某型机主浆旋翼泡沫提效》等一个个大型技术攻关项目成为秦世俊创新精神的最好写照。

大国工匠名人轶事精选篇5

“跟着师傅学技术,很过瘾。”郑志明的徒弟们对记者说。

郑志明非常注重“传帮带”,在培训技能人才方面,他有自己的一套“秘籍”。他发明的“调芯钻孔法”“研推修锉法”是钳工技能比赛中的“杀手锏”,徒弟们凭借这份“独门心法”,多次在市、区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这些年来,郑志明每年免费授课200多课时,先后带出了50余位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公司特聘专家等高技能人才。

谢评周就是郑志明一手带出来的“高徒”。他从一名一线装配钳工快速成长为工匠人才,31岁的他已经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待遇的技能专家。

谢评周曾问过郑志明:“您不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吗?”

郑志明哈哈一笑说:“我希望到我退休时,别人介绍我,不是夸我,而是夸我的徒弟,说‘这就是某大工匠的师傅’。”

除了高超的技能水平,徒弟们也被他敢于向技术难题“亮剑”的精神鼓舞。

以郑志明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承担着数十个攻关项目,为广西的汽车生产源源不断地提供新技术、新设备。

一位“智慧”工匠的身后,站着一群为广西汽车制造业转型升级不断贡献才智的高端技能人才。车间班组里的“传帮带”一直是工人成长的重要基石。

31889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