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6尊龙旗舰厅 > 历史材料 > 历史文化 > 历史人物 >

赵昰皇帝简介-z6尊龙旗舰厅

时间: 翠梅2 历史人物

  宋端宗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宋朝第十七位皇帝(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在位),南宋第八位皇帝,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赵昰皇帝简介。欢迎欣赏阅读。

  赵昰皇帝早年经历

  赵昰(xià)(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即宋端宗,也称宋帝昰,是南宋第八位皇帝,1276年6月14日-1278年5月8日在位,共在位2年,卒年9岁,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或孝恭仁裕慈圣睿文英武勤政皇帝。

  他是宋度宗的庶长子、宋恭帝的长兄,曾被封为建国公、吉王、益王等。宋恭帝德佑二年正月十八日(1276年2月4日),元军攻克临安时,5岁的宋恭帝和谢太皇太后相继被俘。赵昰在母亲杨淑妃和弟弟赵昺、国舅杨亮节、谢太皇太后的侄儿(宋理宗的驸马都尉,应该是赵昰的姑丈)杨镇、赵氏皇族人员秀王赵与檡等的陪同下,由谢道清秘密派殿前禁军都指挥使并摄行军中事的江万载父子带自募之义军和殿前禁军护卫,出逃婺州(今浙江金华),在婺州得陆秀夫带一部分大臣和朝庭机构来投,但立足不稳,又由江万载父子及江氏"三古"家族带兵保护出逃到温州,由陆秀夫找到已逃跑到此得陈宜中,汇合带兵到此的张世杰等,一起保护赵昰等一大班人登船入海到达福州,定行都於福州濂浦平山福地,改年号景炎,行宫为平山阁(当时时值战乱,哀鸿遍野,宋军撤离此地时,曾开仓济民,当地人民甚感其恩,元军占领福州时,当地人民遂将平山阁改名为泰山宫,祭祀南宋高宗赵构及入闽的益、广二王。左右列的是文臣武将:江万载、文天祥、陆秀夫、陈宜中、张世杰。当地泰山宫便塑这些神像,实是回避元代的查禁,以泰山宫作掩护,泰山宫现存完好)。

  赵昰皇帝登基为帝

  赵昰登基前被封为"天下兵马都元帅"。1276年6月14日即位,改元景炎,时年只有7岁。虽然朝臣江万载、陆秀夫等坚持抗元,力图恢复宋朝,但在元军的紧紧追击下,端宗只能由大将江万载、张世杰护卫登船入海,东逃西避,疲於奔命。他曾逃到南澳岛上,在岛上海滩上开挖的宋井至今仍存,之后又逃到香港的九龙城一带,现存的宋王台和侯王庙都是为纪念宋端宗而建。在保护赵氏皇族和南宋小朝庭的过程中,以江万载为首江氏"三古"家族子孙前赴后继,对赵氏皇族及南宋小朝庭始中不离不弃,令杨太后母子非常感动。杨太后体恤江氏"三古"家族的女眷和未成年子孙都随江万载胞兄江万里投止水池殉国的苦况,为保忠良不绝,挑选大臣之女和贤淑宫女配嫁给江氏"三古"家族的子孙,并将自己的女儿、赵昰之姊赵氏公主配嫁给江万载的侄孙江日新(江万里幼子江镗之子,江日新的名字据说也是为纪念宋末三帝赵显、赵昰、赵昺在后来才改成带日字的)。江日新在崖山之战后携赵氏公主并文天祥的堂姑文氏大娘流寓到广东四会,相依为命,在当地留下很多传说。四会县城附近之山因葬赵氏公主而改名凤岗,岗上公主坟和驸马坟遗迹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存,后毁于建厂和修路。

  赵昰皇帝因病去世

  景炎三年(1278年)3月,端宗为躲避元将刘深的追逐,江万载父子带兵奋力击退刘深,扶赵昰上船避入广州湾对开海面,不幸又突然遇上台风,将年幼体弱的宋端宗卷入海浪中,年逾70的江万载扑入狂风巨浪中奋力将遇溺的宋端宗救起,江万载自己却不幸被海浪卷走没了踪迹;眼看三年来一直贴身保护自己的最亲近大臣被海浪吞没,宋端宗因此染病。因元军追兵逼近,又不得不浮海逃往碙洲(今湛江硇洲岛)。不到10岁的小皇帝屡受颠簸,又惊病交加,不到一个月后(1278年5月8日)在碙洲去世,葬於永福陵(今香港大屿山)。谥号有二,《通鉴纪事本末·卷八十八》记为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另有《文天祥全集·卷十七·纪年录》、黄淳《崖山志》作孝恭仁裕慈圣睿文英武勤政皇帝。按宋朝皇帝谥号表准裕文昭武愍孝皇帝似更标准,且符合《谥法》之解。

  据宋王台公园《九龙宋皇台遗址碑记》记载,昰、昺二帝南逃期间,"有金夫人墓,相传为杨太后女,晋国公主,先溺於水,至是铸金身以葬者",葬於今九龙城区,人称"金夫人墓",后来在该址兴建了圣三一堂,"金夫人墓"也随之湮没。


  看了赵昰皇帝简介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2026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