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陆鸿事迹简介-z6尊龙旗舰厅
《感动中国》,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照亮人们前行的道路!你知道“感动中国”陆鸿的事迹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感动中国”陆鸿事迹简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陆鸿
【人物事迹】:
他是一位脑瘫患者,曾因身体残疾受尽冷言冷语和嘲讽。还有人直接叫他“傻子”。
但如今,他是员工口中的“厂长”、“老板”。
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有这么一家特殊的相册工厂,工厂共有43名员工,其中30多名残疾人员工。疫情三年,很多企业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而这家特殊群体为主导的企业,却实现了营业值的逐年跨越。疫情前,他们企业年营业额在7、800万的样子。经历了三年疫情的冲击,他们的营业额不降反升,逆势上涨。其中,2021年,营业额首次突破1000万元,2022年,营业额达到1400万元。比起疫情发生之前,营业额翻了一番。
而这家相册工厂的老板,正是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被称为“中国阿甘”的陆鸿。
在陆鸿十个月大时,因患上中毒性脑炎,导致身体留下终身残疾,且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小脑指挥神经失常。他无法像常人一样控制自己的肢体和表情,头会来回的晃。
陆鸿小时候,当他走在路上,总能引来人们异样的目光。人们会把他当做一个另类。母亲会安慰他,这是因为他们欣赏你。随着年龄增长和岁月积累,陆鸿逐渐明白,人们眼里投来的,那是冰冷的嘲讽。
初中毕业后,陆鸿进入一所包分配工作的职业学校学习。从职业学校毕业后,当他来到学校安排的企业报到时,企业负责人看到他是个残疾人,无情的拒绝了他。走出大门前,负责人还对陆鸿母亲说,“你儿子这副样子,连条狗都不如。”
时值酷热难耐的盛夏,陆鸿却觉得浑身冰冷,仿佛置身冰窖。
在这以后一段时间,陆鸿四处求职,却处处碰壁。没有一家单位愿意接受身患残疾的陆鸿。紧接着,陆鸿父亲得了重病,他家本就拮据的日子变得越发艰难。
陆鸿想尝试改变这种困难重重的局面,既然没有一家单位愿意用我,那我不如自己创业。陆鸿从摆地摊开始,修过自行车,开过电话亭、报刊亭,也卖过碟片,但收入微薄,直到他开起了照相馆,收入才开始逐渐稳定下来。
由于陆鸿平时会动来动去,无法控制自己的肢体,刚开始,顾客看到是一位脑瘫患者为自己拍照,掉脸就走。为了尽可能留住顾客,陆鸿承诺不满意免费。除此之外陆鸿苦学修图技术,成为有名的p图高手。随着陆鸿圈内知名度的提升,经常有外地顾客从上海、浙江赶来找他拍证件照,只为参详下陆鸿出神入化的p图技术。
随着照相馆生意越来越好,经常有顾客和陆鸿说,你照相馆生意这么好,怎么没看到有相册。
受到顾客的指点,陆鸿想自己制作相册。2017年,在吴江区残联的帮助下,陆鸿的相册工厂成立了,并开始吸纳残疾人就业。
疫情三年,不少企业迫于财政压力,不断缩小生产规模。而聪明的陆鸿,反其道而行之,花500万元购置了一批机器。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时候,不少工人被封控在家,工厂人手极为紧张,正是靠着这批机器,保证了工厂的正常运转。
疫情期间,由于旅游业的萎缩,工厂效益严重下滑,工人收入缩水。陆鸿又带着员工一头扎进互联网,开网店、直播,还顺势将外贸业绩翻了好几倍。
在陆鸿的工厂里,不少残疾人工人都以老板陆鸿为榜样。他们立志要成为陆鸿这样的人,未来也要开厂当老板,帮助社会上更多的残疾人。
这便是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中国阿甘”陆鸿的故事。从别人口中的“傻子”,到年营业额过千万的工厂老板,这是一个小人物逆袭的故事。
【颁奖词】
有人一生迟疑从不行动,而你从不抱怨,只想扼住命运的喉咙。能吃苦,肯奋斗,有担当,似一叶扁舟在激湍中逆流而上,如一株小树在万木前迎来春光。在阴霾中,你的笑容给我们带来力量。
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颁奖词
崇尚科学、热爱祖国的大物理学家——杨振宁
颁奖词:你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得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
事迹:杨振宁为华人赢得了巨大的荣誉。1956年,他和李政道提出的宇宙不守恒定律颠覆性地震惊了世界,并在1957年斩获诺贝尔物理奖。杨振宁的成就远不止此。1954年他和米尔斯教授共同创建的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为粒子物理学提供了基本框架。这个科学贡献,是人类科学文明宝库中非常璀璨的一个明珠。不仅如此,他资助学子赴美深造,还在清华亲自授课,起着显著的引领作用。
最美家庭——张顺东李国秀夫妇
颁奖词:山对山来,崖对崖,日子好比江中排,毛竹天生筋骨硬,顺风顺水出山来。李家大姐人才好,张家大哥看上她,没脚走出致富路,无手修出幸福花。
事迹:身残志坚的一对残疾人,付出平常人千百倍的努力,养育一对儿女成长,还脱贫致富,诠释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的名言!
百折不挠的中国飞人——苏炳添
颁奖词:摒住了呼吸,九秒八三,冲出亚洲的速度。你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了自己,你奔跑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
事迹:在东京奥运会半决赛中,苏炳添以32岁的“高龄”跑出九秒八三的成绩获小组第一。这个成绩比他2018年九秒九一的亚洲纪录快了0.08秒,百米飞人世界排名高居第八位,他超越了年龄,超越体能的局限,被称为“中国飞人”,他是中国短跑的骄傲!
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朱彦夫
颁奖词:生命于你不止一次,士兵于你不只是经历,没有屈服长津湖的冰雪,也没有向困苦低头。与自己抗争,向贫穷宣战。一直在战斗,一生都在坚守,人的生命应当像你这样度过。
事迹:朱彦夫,中共党员,他参加过上百次战斗,三次立功,十次负伤,经历过长津湖战役,动过47次手术的特等伤残军人;退伍后,拖着残躯带领乡亲建设家园,并将自己的经历体会写成小说《极限人生》,用坚强意志和为民情怀书写着自己的“极限人生”,被誉为“中国的保尔·柯察金”。
矢志报国的飞机设计专家——顾诵芬
颁奖词:像静水深流,在静水底涌动,报国似大象无形,无形中深藏着强国梦,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
事迹:飞机设计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他致力于飞机设计研究,是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高空高速歼击机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也是该机以后改型的总设计师。他直接组织、领导和参与了低、中、高三代飞机中的多种飞机气动布局和全机的设计;他利用系统工程管理方法,把飞机各专业系统技术融合在一个总体优化的机型内,成功研制歼8ⅱ飞机;领导了飞机主动控制技术研究、高性能远景飞机概念研究。
分享扶贫故事,宣传中国形象——陈贝儿
颁奖词:从霓虹灯的丛林中转身,让双脚沾满泥土。从雨林到沙漠,借溜索穿过偏见,用天梯超越了怀疑,一条无穷之路,记录这时代最美的风景。
事迹:陈贝儿在节目《无穷之路》中穿梭全国六个省份,包括四川、云南、宁夏、海南、广西及贵州,由全国最南部的热带雨林,走到云贵高原大峡谷,踏进大西北戈壁沙漠,进入川藏高原,深入十个贫困县,了解各地民生,分享成功脱贫的故事。口碑载道的《无穷之路》除了在香港本地取得理想收视成绩之外,海外观众亦好评如潮。
高原生命的保护神——吴天一
颁奖词:喝一口烧不开的水,咽一口化不开的糌粑,封存舍不下的亲情,是因为心里有放不下的梦。缺氧气,不缺志气,海拔高,目标更高。在高原上,你守望一条路,开辟了一条路。
事迹:吴天一,高原医学专家,我国低氧生理和高原医学的主要学术带头人,投身高原医学研究50余年,提出高原病防治救治国际标准,开创“藏族适应生理学”研究,诊疗救治藏族群众上万名。青藏铁路建设期间,主持制定一系列高原病防治措施和急救方案,创造了铁路建设工人无一例因高原病致死的奇迹,被称为“生命的保护神”。
失聪女孩考上清华大学——江梦南
颁奖词: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鲜花也会怒放。
事迹:因一场意外半岁时失聪,她不能像常人一样交流,却完成了学业并考上大学、研究生。人生虽无常,学业无止境。对人生不服输的她,又考上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湖南郴州宜章失聪女孩江梦南的逆袭故事,感动了很多人。
中国核潜艇之父——彭士禄
颁奖词:历经磨难,初心不改,在深山中倾听,与花甲年重启。两代人为理想澎湃,一辈子为国家深潜,你如同你的作品,无声无息,但蕴含巨大的威力。
事迹:彭士禄,革命英烈彭湃之子,中国工程院首批及资深院士,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1956年,彭士禄毕业于苏联莫斯科化工机械学院。1958年回中国后一直从事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工作,被追授为“时代楷模”。他是中国的核动力专家,中国核动力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为中国核动力的研究设计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勇攀高峰、自立自强——中国航天追梦人
颁奖词:发射,入轨,着陆,九天探望,一气呵成。追赶,并跑,领跑,50年差距,一载跨越。环宇问天,探月逐梦,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中国航天必将行稳致远。
事迹:从197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到今天,中国人探索太空的脚步,从近地走向深空,从无人走向有人,从月球走向火星,“敢上苍穹揽月,不畏艰险启航,豪情问天,壮志报国。”在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道路上,中国航天人勇攀高峰、自立自强,用一个个坚实的脚印,把梦想化作现实。“北斗人”踔厉奋发,“探火人”笃行不怠……航天人,好样的!
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林占熺事迹
林占熺长期奋斗在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研发推广第一线,是菌草技术的开创者和学术带头人。他发明的菌草技术,解决了“菌林矛盾”这一世界难题,开辟了菌草新兴产业和菌草生态治理新途径。他先后承担主持国家星火计划、科技扶贫、技术援外等一系列重大任务,在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服务国家整体外交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他献身科学,创新路上敢为先。他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用一根接种针和几根试管,白手起家,1986年发明菌草技术,为草业和菌业科学拓展了新的研究与应用领域,开辟了菌草学这一新兴交叉研究领域和菌草新兴生态产业。30多年来,他艰苦创业,把一间简陋的实验室发展创建成为三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和国际菌草技术交流合作培训的中心,引领世界菌草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新水平。目前可用48种菌草栽培59种食药用菌,并选育出适合不同生态脆弱地区种植的菌草草种,既可作为生态治理的先锋植物,又可作优质的食药用菌栽培原料和动物饲料及生物质能源与材料,实现一草多用、循环利用,形成“菌草—生态治理—综合利用”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模式,由此开辟了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的菌草新兴生态产业。菌草技术发明先后获第20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和日内瓦州奖、第85届巴黎国际发明展法国内政部国土整治规划部奖;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29项、发明专利25项;《菌草学》以中英法文出版。
他一心为民,唯有奉献见赤忱。农民出身的他,笃行“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写在农民的钱袋子里”的理念,30多年来无怨无悔,把菌草技术无私奉献给老少边穷地区。从1986年开始,菌草技术先后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推广项目和国家级星火重中之重项目,被中国扶贫基金会列为科技扶贫首选项目,被福建省列为闽宁对口帮扶、智力援疆、科技援藏、帮扶贵州黔西南项目,取得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八五”期间仅福建省就增加产值22.46亿元,农民增收17.8亿元,节约木材51.2万立方米。宁夏菌草技术扶贫使1.75万个农户受益,户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典型扶贫案例。菌草业被福建、陕西延安、贵州黔西南列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菌草技术已在国内31个省487个县推广应用,让一大批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他先后获评全国“扶贫状元”、“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所在集体被评为“国家西部大开发突出贡献集体”。
他披荆斩棘,敢教大漠换披绿装。自1989年以来,他率团队先后在福建、广西、重庆、云南、新疆、西藏、贵州等省和沿黄河9省区开展菌草治理水土流失、治理荒漠化、治理石漠化、防沙固沙、改良盐碱地、治理砒砂岩、治理洪积扇、修复矿山、滨海防风的研究与示范,攻克一个个难关,取得一系列国际领先成果,形成菌草生态治理技术体系。菌草生态治理技术已被黄河水利委员会列为全流域推广项目,被卢旺达列为全国水土流失治理重点推广项目。已选育出适合黄河流域生态治理的菌草品种,并在黄河上、中、下游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建立菌草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为黄河菌草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配套技术。
他不辱使命,为国争光闯五洲。1994年,菌草技术被列为“南南合作”项目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优先合作项目”,同年被对外贸易部列为援外培训项目。此后我国政府把菌草技术列为援巴布亚新几内亚、莱索托、卢旺达、斐济等国项目。25年来,他秉持“发展菌草业、造福全人类”的坚定信念,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创造性地完成菌草技术援外任务,为服务国家整体外交作出特殊贡献。由于援巴布亚新几内亚菌草技术项目成功实施并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斗争中发挥积极作用,还促进福建省与巴新东高地省结为友好省。2017年5月,菌草技术被列为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重点项目。2019年3月,菌草技术列入“中国-太平洋岛国农业部长会议”《楠迪宣言》。2019年4月18日在联合国举办的菌草技术高级别会议上,联合国大会主席玛丽亚·费尔南达·埃斯皮诺萨指出:“通过菌草技术,中国给我们讲了一个伟大的故事,这个故事现在已经分享到100多个受益于这一创新的国家。在福建省点燃的火花已经显示了一个创新的潜力,如果将其善加培育和部署得当的话就能改变世界各地人们的生活状况和改善他们的生计。”至目前已为106个国家培训学员7842人,并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莱索托、卢旺达、南非、缅甸等13个国家建立菌草技术培训示范中心或基地,成千上万的小农户受益,为菌草技术全球推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菌草在一些国家被誉为“中国草”“神奇之草”。
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每天工作14-15个小时,呕心沥血、奋斗不懈,用发明创造和无私奉献践行为党为人民奋斗一生的忠贞诺言,身上散发出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以天下为己任、不畏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之光。